由 admin | 2023/05/13 | News
30年后,王咏赋依旧记得5号楼里,那些不眠的夜晚,也常常想起老谭。
现在他的办公室搬到了19号楼,开窗鸟鸣四起,抬眼几棵大树。30年来,他生活在红庙一带,没离开过“金台西路2号”这个院子,自己也从“小王”成了“红庙老王”,而“老谭”自然成了“谭老”。
谭老,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首任总编辑谭文瑞,于去年7月在北戴河度假时摔伤,不久去世,享年92岁。他曾任人民日报总编辑,是共和国新闻界泰斗级人物。
人民日报社编委、人民日报海外版总编辑张德修说,一代代总编辑,一代代海外版人的努力,让这份报纸见证了中国的发展与探索、成长与辉煌。海外版的影响力和这个国家,和它所在的人民日报社一起,30年来不断壮大。
5号楼的灯光
人民日报社是个大院,5号楼在西北角,19号楼位于东南角,两者之间步行要走10分钟。而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从1985年在5号楼创刊到1992年搬到19号楼,中间有7年时间。
1977年,在中国东北的辽宁沈阳,有个19岁青年,喜悦地参加了“文革”后首次高考。那是他人生中,第一次感到国家的命运和方向在变,并由衷感到一切都充满希望。
他顺利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,后来考上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。这个青年叫王咏赋。1984年底研究生毕业进入人民日报社,他和研究生同学中不少人,连同报社一些部门的骨干,迎来一个重要任务——在原有《人民日报》的基础上,创办一份供海外读者阅读的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,要求1985年创刊。
当时,距离冷战结束还有6年,而中国改革开放已搞了六七年。刚刚过去的1984年,神枪手许海峰在洛杉矶奥运会上,为中国摘了奥运首金;沿海14个城市扩大对外开放;在内地的河北正定县,时任县委书记习近平,正带领全县人民进行各种创新和改革。当时的中国,四处喷薄着一股子精气神,让人兴奋。
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对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充满期待,离报纸创刊还有3个多月,他就在3月份欣然题词:“向海外朋友问好!”
1978年、1979年,邓小平先后访日、访美。邓小平知道,时代潮流已变,不再是战争与革命,而是和平与发展,他也看到了西方的发达与中国的落后,中国要向西方学习,吸引外资,引进外脑。
另外,邓小平也感知了海外华侨华人渴望参与到祖国建设中来的热情,他们或正在拼搏,或已富甲一方,思乡之情、报乡之志日益滋长,他们想听到祖国的声音,看到方块的文字。他们把“想家”印到T恤衫上。
这样,自7月1日一出生,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就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,肩负起沟通国内外,联络华侨华人的“国家任务”。
作为首任总编辑,谭文瑞将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的创刊看作新闻改革的契机。
他要求编辑记者,在保持党中央机关报的立场、格调基础上,适应海外读者的习惯和接受水平,有针对性地向他们介绍我们党和政府的方针、政策和祖国的新面貌,传播他们所关心的各种最新信息,反映他们的呼声和要求,为他们提供咨询服务,力求办得生动活泼。
他说,要放开一点,选材、标题和《人民日报》有区别,不要长篇大论,文字情趣要符合海外读者的口味。
很快,1985年7月1日,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创刊,面向全世界发行。面目清新的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果然引得海内外读者瞩目,成为无数海外游子竞相传看的“家书”、心系故园的纽带。
王咏赋没想到,刚毕业,就要创业,“体制内创业”。5号楼有太多故事,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的创刊,便是其中激动人心的一个。“我手头不仅有创刊号,还有创刊之前的试刊。”
一到夜晚,5号楼4层那间大办公室里就灯火通明。它照着过往的行人,照着楼前那棵粗大的松树,也照着报样上的中国和世界。
19号楼的玉兰树
在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编辑部现址19号楼前,有两颗粗壮的玉兰树。
很多人说,没想到玉兰树也能长这么大。是的,也不知道从哪天开始,它们就长这么大了。
这种感觉,就像当年没人想到,中国经济能快速攀上“世界第二”的位置,中国人的生活水平能那么快地提高一样。
从1985年到2015年,30年过去,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见证了中国的探索和发展,记录了时代变迁,它自身也成为时代的一部分。
30年前,红庙一带还是纺织厂扎堆的工业区和职工住宅区。现在,这里已是北京的CBD(中央商务区)。
30年前,中国开始创办开发区,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,只能自己摸索。老青岛人还记得,黄岛当时是一片没人愿意去的地方,而今荒滩成了城市。外资企业来了,怎么管理,没有经验,土地是出让、出租还是划拨,也没有头绪。而今,几百家日企、韩企在青岛十几个各级各类开发区里,有条不紊地运作。更重要的是,青岛企业开始走出去,到东南亚,到欧洲,到日本,去兼并企业,投资设厂。
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“沿海14城”“开发区走过30年”等系列报道,记录了这一切。
中国的点滴变化,中国发展中的喜悦与纠结,中国与世界互动的每一个脚步,中国崛起进程中的每一次关键历史节点,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都记录在案。30年来,它孜孜不倦地向世界讲述中国的变化,中国的发展,中国人的情感。
1987年10月15日,台湾地区正式宣布“行政院”的决议案,民众赴大陆探亲,一年可有一次,一次3个月。两岸隔绝38年的历史被打破。这一消息,让浓浓乡愁终于有了流淌之地。到大陆“回娘家”,让一个个垂垂老者再也按捺不住内心澎湃,老泪横流。《相思正是吐黄时》,首发在1987年11月12日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上,用感人的细节记录了那段历史。
“台湾相思,多美的名字!……地球上的植物当初衍生繁殖时,本无名字,人类把自己悲欢离合的故事赋予它,才使草木有情”……
《相思正是吐黄时》被评为“1987年全国好新闻作品”通讯组一等奖,后入选全国高中语文教材,成为全国高中生的共同记忆,它还被编入厦门大学、郑州大学等高校的新闻写作教材。作者连锦添写此文时,才24岁,风华正茂。
这份报纸的记者走遍天下。“冰面裂隙很多,有些地方用杆一捅,薄冰即碎,下面水深不可测。白得眩目的浮雪下面,不时发出‘轰、轰、轰’的碎裂声,闻之恐怖之感顿生。”对于当年的南极历险,记者孔晓宁记忆深刻,他是国内新闻界第一个随科考队完成北极、南极与青藏高原“三极”采访的记者。当看到北极飘扬的五星红旗时,孔晓宁想到的是,这是天安门广场国旗班战士递交到科考队员手中的,虽然相距5500多公里,但是“北极,与祖国息息相关”。
因为见证并参与时代,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有大量作品、专栏荣获各种奖项,或者进入中外教材。这其中包括“望海楼”专栏、专栏文章《中国不是中东》等。
抽屉里的钢尺
一位新入职的小编,从办公室抽屉里发现一把磨得发白的钢尺,不知是哪位编辑留下的。创刊初期,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用激光照排机打印相纸拼组版面,这把钢尺就是剪裁相纸时所用的标尺。时光荏苒,电脑拼版取代了手工裁剪,这把钢尺虽已“退役”,却似乎一直用坚硬的刻度测量着一份报纸的力量和温度。
人们无法忘记,新世纪前夜,1999年美国炸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后,中国外交官在联合国手举一份报纸据理力争的情景。这份报纸的图文,揭露了大量事实,有力反驳了美国的狡辩。这份报纸就是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。在美国、欧洲等很多地方,可以直接在当地印刷发行的海外版,关键时刻屡次成为斗争武器。
有个数字,让人意想不到:60%。数据显示,改革开放以来,中国吸引外资的总量,60%以上由华侨华人投资或牵线。而海外华侨华人,他们最常看的一份报纸即是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。不少华侨华人表示,正是因为看了海外版,或者通过海外版认识了朋友,了解了政策,看清了形势,嗅到了祖国发展的机遇,才下定了回国投资的决心。
一些回国投资捐款的华侨,多为所在国的侨领。他们中不少人,在企业做大之后,自己创办了一份华文媒体。他们发现,与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合作,将它的内容选登在上面,不仅能给他们带来权威性的提升,还使自己原有的报纸成为更大的华侨华人交流平台。
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《人民日报》的外宣版面,即将30岁的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,早已是无可争议的中国外宣主力品牌。目前,它的海外合作伙伴已超30家。在海外版的报头上,读者能看到,它的海外印点有包括东京、旧金山、纽约等在内的9个城市。
“触网”后的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同样让人瞩目。旗下官方网站海外网,已成为深具影响力的中央级网站,目前已在新加坡、德国、荷兰建立频道。海外网上,来自海外的浏览量约占10%,其中,港澳台、美国、加拿大、德国、西班牙、泰国、印度等国家和地区排在前列。
很多留学生感受了海外版的温暖。他们说,那是“邮箱里的灯光”。初到海外留学,举目无亲之际,大使馆给他们每人订阅一份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。在满是洋文的世界,看到“一封来自中国的家书”,那种温暖难以言说。全国政协委员、国防部外事办原主任钱利华少将,清华大学胡鞍钢教授,还有大量曾有海外留学、交流经历的人,他们回国多年仍有坚持订阅海外版的习惯。
美国、加拿大等国深夜时,祖国正是中午,巨大的时差,不能阻挡一颗颗思乡的中国心与祖国同步跳动。很多人多年不回国,可能会对风景、城市感到短暂的陌生,但却不会对祖国的发展思路、流行词汇、重大事件生疏,“因为我们在读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”。海外很多人教育子女学中文,用的也是这份报纸。
李清敌,出国前,为中山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医生,现为美国联邦政府终生雇员,在美国国立卫生科学院从事传染病及癌症领域的研究。他说,1985年,我在路边的报刊橱窗里与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谋面,从此开启了我与它长达30年的深厚情缘。
24年前,他自费赴美国留学,很快就通过中国驻美大使馆获得了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的订阅信息,从那时起持续订阅了25年,从未间断过。每次收到邮局送来的海外版,他都觉得特别亲切,有一种“他乡遇故知”的感觉。经济、文艺、旅游、科教等版面和专栏,让他印象深刻。
“望海楼”的眼光
望海楼,是北京后海一座名楼的名字,还是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的一个专栏,自创刊第一天就有了。
现在,它每天在一版出现,就国际时事发出中国声音。望海楼的一大特点是快。天下大事,刚刚发生,望海楼的眼光就盯上了,立刻作出评论。
速度感,也是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的感知。30年,悠忽而过。它从一出生,就是“快车道”。它用日本写研机器,印出了中国第一张激光照排的报纸,这在30年前,是十分先进和时髦的事情。
30年后,媒体融合的时代,它的旗下已经聚集了大量子品牌。2012年海外网创办;2014年“海客”新闻客户端上线;同一年,“侠客岛”“学习小组”两个微信公号异军突起,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,有效引导了网络舆论,打通了“庙堂之高”与“江湖之远”的那段距离。
30年中,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有几次重要的变化。1992年从繁体字改为简体字,这既有依法治国的时代需要(语言文字法要求使用简体字),也有不再“古典雅致”的遗憾;2005年改版,把“望海楼”专栏从内页移到头版,从文化杂谈改为国际时评,开启了时政新闻的新一轮改革;2011年再次改版,从宽报改为瘦报,版面创新,特色更加鲜明。
不同的历史阶段,它有不同的使命和责任。不变的是,它始终走在时代前列,始终有自己的担当。
在天津南开大学,有个读传播学的女生,研读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时发现,这几年,它的时政报道开始增加,评论也更加鲜明犀利。她想知道原因,便开始了对海外版的深入研究。对人民日报海外版给予关注并进行学术研究,是国内外一些新闻学院学生的重要课题。
2010年,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,仅次于美国,跃居世界第二。经济的巨大成就,可持续的增长,让世界反省:这个国家的治理,或许是值得借鉴的。中国的道路、中国的梦想、中国的治理、中国的改革……它们有何特点,该怎样去理解?为了回答这些问题,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加大了时政报道。
几乎同期,世界上各种现象和声音也需要中国去解读、回应,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的时评,更加趋于鲜明、犀利。一个大的背景是,中国要与西方舆论斗争,就需要用“融通中外”的方式,需要理解对方的思维方式。西方人不喜欢绕弯子,喜欢直来直去,那好,海外版就给出鲜明的观点。我认为你错了就直接说,这是鲜明;我用较短的文字,一针见血指出你错的地方,并用逻辑和事实证明,这是犀利。
清华大学新闻学院王君超教授,曾经在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度过8年夜班时光,1994年到2002年,这8年是中国也是这份报纸的爬坡阶段。
作为“老海外版人”,王君超的感觉是,海外版的影响力越来越大。“我在美国和英国做访问学者的时候,经常能看到海外版,感到很亲切。你到了国外,如果只能看到一份中文报纸,那肯定是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。”
王君超说,中国国力增强了,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也增强了,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国家形象也逐步建构起来了。但越是在这个时候,越会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,越需要向世界如实地传播中国,讲好中国故事。在这方面,海外版地位特殊,优势明显,完全可以大展所长,创造出新的业绩。(严冰 陈振凯 刘少华 申孟哲)
1985年7月,本报创刊庆祝大会举行
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创刊号
由 admin | 2023/05/13 | News
本文作者正在阅读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
1985年7月1日,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创刊了。最初,海外版是从美国空运到多伦多的,主要是提供给中国留学生和学者,再由他们传给大家阅读。记得海外版的创刊号,就是我认识的一位多伦多大学的武汉访问学者给我送过来的。创刊号只有4个版,上面有邓小平的题词。我看完以后,马上又传给别的朋友看,朋友再传下去……一份报纸真不知道有多少人读过。
就这样,从读第一期开始直到现在,我与海外版结下了不解之缘,期期不落。到现在,海外版已经陪伴我33年了。
渴望看到中国新闻
国内外的很多朋友得知我是海外版的长期读者后,都有点吃惊,问我原因。要回答这个问题,最好先简短回顾一下在加拿大的中文媒体的发展历史。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,才知道在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创刊发行之前,我们是怎样饥渴地希望得到来自中国国内的消息的,又是怎样辛苦地在加拿大传播它。现在来的中国移民很难想象当年加拿大华人社区的状况,特别是有关中国消息的报道来源。
我是1982年2月从四川成都移民来到加拿大多伦多的。30多年前的多伦多,唐人街的华人几乎全说台山话,讲普通话、甚至讲广东话的人非常少,要想知道中国的消息几乎不太可能。中文报纸只有《星岛日报》《世界日报》等几种,里面对中国的报道绝大多数是负面的;东、西区唐人街只有几家书店出售种类很少的中国杂志;唐人街的电影院也只演香港和台湾的电影。这对中国大陆的移民而言,甚为不便,有时还有格格不入之感。
上世纪60年代,多伦多华人福利会的老华侨们团结了一批从香港来的留学生,共同开办了长城书店,出售中国出版的书刊,同时出版发行《多伦多商报》双周刊。华人福利会还把会址后面的车房改建成小放映室,免费给侨胞们放映中国大陆的影片。
一次偶然的机会,我逛到了唐人街边上的长城书店,发现那里有很多中国发行的杂志,同时还有《羊城晚报》和《羊城晚报》(海外版),一个星期空运到这里一次。于是每周休息时,我都去书店买一个星期的《羊城晚报》和它的海外版看。当时,这是了解中国新闻的唯一途径。不过《羊城晚报》毕竟是地方报纸,看上几年后,对广州的大小地名从非常熟悉到了如指掌,但对全国的大事仍不甚了了。
《多伦多商报》双周刊,当时是多伦多当地唯一报道中国大陆消息的报纸,隔周的周五出报。在出报的前一天,我和我太太一起去长城书店,我太太负责用字钉打字机打字,我作义工帮忙排版、校对,北京移民林希民先生翻译英文稿件,香港移民何江治先生编辑,常常干到晚上八九点钟。那时华人福利会和《多伦多商报》的创始人侯伯已经退休,有时过来看看。我们这个小小的班子坚持到《多伦多商报》出版最后一期,直至长城书店结束营业。
海外版伴随我生活
自从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在多伦多印刷发行后,读报才算真正走进我的日常生活。毋庸置疑,她确实是一份报道面广、内容丰富、文字水平极高、可读性极强的报纸。多少年来,海外版成为海外华侨华人、学生学者以及外国人获取中国信息的主要渠道,成为了解中国、认识中国的一大窗口。
通过海外版,人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发生了什么事、正在做什么、将要怎么干等信息。不过它又和中国的其他报纸不一样,具有自己独特的办报风格,它的侧重点是介绍和报道中国的新闻要点,包括“要闻”“神州速览”“台港澳要闻”“国际观察”“文化万象”“海外学子”“旅游天地”“体坛风云”“华侨华人”“文学观察”“影视娱乐”等版面,琳琅满目、美不胜收。
读这张报纸可以真正了解和学到不少东西,能丰富和提升自己的精神生活和眼界。简而言之 ,在国外什么样的消息都可以看到,什么样的故事都可以听到,然而怎样去认识、怎么去理解,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给大家提供了一个范本,我想这就是海外华侨华人愿意读她的重要原因吧。
改革开放以后,数以千万的中国移民走向了全世界,中国移民的社区从无到有、不断壮大。社会在发展,媒体也在进步,现在互联网上可以看到更多、更快的新闻,当年新闻闭塞的状况已经一去不复返了。然而,我仍然保持着读海外版的习惯,这是因为海外版一直伴随着我在加拿大的生活历程,这不仅仅包含相伴走过的历史回顾,也许更是一种感情的依恋和升华。
(李幼鹏,加拿大读者——来源:人民网-人民日报海外版)
由 admin | 2023/05/13 | News
日前,中国留学生李世博给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加拿大代理处打来电话,要求订阅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。加拿大发行代理人王燕云问道:现在的年轻人都是手机控,报纸是给父母订的吧?李世博回答:是为自己订的。接着,他在电话里说了许多阅读海外版的感受。
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自1985年7月1日创刊以来,陪伴着几代学子度过了留学生涯,其中许多读者与海外版之间的故事非常感人。他们视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为“家书”,为连结祖国的桥梁,为沟通情感的纽带。
然而,在新媒体盛行的当下,仍有一些年轻学子,在大洋彼岸把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当作课余生活的日常必备读物,李世博就是其中的一位。请看他是怎么说的吧。——编者
坐在窗边,放下手中的报纸。细细一算,我从中国高中毕业,来加拿大求学已经7年。虽然大家对婚姻常有“7年之痒” 之说,但是,我对报纸的感情已经跨越了时间和距离的阻碍。
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成了我在加拿大课余生活的日常必备读物之一,更成为了我和祖国之间重要的文化和情感纽带。
我出生在南京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,儿时的我既喜欢逛离外公家不远的南京长江大桥,又痴迷于翻看外公家收藏的陈年报纸。当时,外公家墙边的空地到处都是捆扎好的一摞摞《新华日报》等报纸,而那些报纸都是外公手持高倍放大镜逐行看完再仔细捆扎好的。
刚开始识字的我曾尝试着像外公那样仔细读报,不知不觉我竟然也能捧着厚厚地报纸静心地读上半天。
随着年龄的增长,每天清晨央广《新闻与报纸摘要》和晚间央视《新闻联播》等都逐渐成了我长期关注的新闻节目,而父母单位常有的《人民日报》也成了我儿时的《新华日报》的替代读物。
那些我乐在其中的日子,到2011年秋天戛然而止了。那年的8月,我来到加拿大这样一个汉语难觅踪迹的国家留学。身边虽然不少华人都有不错的中文水平,但是正规的中文报刊、图书实在是寥寥无几。因此,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,我只能通过看社交媒体上的新闻或者阅读一些当地的中文报纸,来了解国内的新闻和动态。
半年前,我无意间在滑铁卢大学的孔子学院门口,看到了一摞陈旧的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,我如获至宝地拿了几份回家阅读。闻着油墨的清香,看着熟悉的文字,阅读间有着如饮甘醇之感。
看着国家对留学生订阅者的补助政策,又一次唤起了我对祖国的眷恋。
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其实和《人民日报》有着明显的区别,海外版增加了很多和海外华人息息相关的内容,让身处异国的我,既读出了儿时熟悉的味道,又能让我感知祖国发展的脉动。
遥想两甲子前的戊戌年,梁启超以一篇《少年中国说》寄托对祖国的热爱和期望。120年后,正逢《人民日报》创刊70周年,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创刊33周年,身为忠实读者的我,希望《人民日报》和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能将中国思想和东方哲学传播到世界更多的角落,不仅造福更多心系祖(籍)国的华人,而且也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。
(李世博,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三年级学生——来源:人民网-人民日报海外版)
由 admin | 2023/05/13 | News
我习惯读报、喜欢读报、认真读报。在报纸、电视、电台三大我认为是最佳消息的来源中,我把报纸列在首位,因为报纸不但传递消息,也输送知识养分,并与阅读者神交。
中文、英文报纸我都读。在诸多中文报纸中,加拿大发行的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逐渐占据了我最多的阅读时间。当加拿大的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还在美国旧金山市印刷时,我就是它的忠实读者,我伴随着它一路成长、成熟。今年3月1日,海外版改版、增版了,当我拿到报纸时,眼睛一亮,它的颜色、设计、排版,简直是赏心悦目!慢慢翻看着内页,心里的激动不断升高,那充实的内容,举凡政治、经济、人文、地理、历史、风俗均有涉及,夸张点说,改版后的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就是一部微型百科全书。最难能可贵的是,当你仔细阅读完报纸后,会隐隐被那份对中华文化的认同、执著,那一股不言而喻的爱国情操所感动!市面上五花八门的报纸太多了,我觉得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是唯一能与读者共鸣的报纸。
办报容易,办一份好报纸很难。在网络发达的今天,多数报纸只是转载网上消息,无立场、深度,更谈不上报格、风采。由此我不禁想:网络上充斥着新闻快餐,将慢慢取代目前市面上很多实体报纸,但像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这样的精品,是怎样也撼不动的!
(赵炳炽,加拿大华人促进中国统一联盟主席,渥太华华人总会主席——来源:人民网-人民日报海外版)
由 admin | 2023/05/13 | News
喜闻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迎来出版1万期,感慨万千,我的思绪也一下子被拉回到与海外版交往的时间长河中。
1979年,改革开放的大门刚刚打开,我的“老东家”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(FESCO)向刚刚进入中国的外资企业派出了第一名中国雇员。从此,老外和华人间交集的故事不断出现。海外版于1985年创刊后,FESCO便通过海外版讲述外资企业在中国落户之后的点滴故事。
1999年,我在FESCO负责与媒体打交道,将外资企业在中国发展壮大的新声音通过海外版传递出去。2007年,随着中国的蓬勃发展,出国潮变成了回国潮,越来越多的海外华人摩拳擦掌准备回国工作。为了给海外华人提供更多、更准确的国内就业政策信息,应《读者桥》版之邀,我负责提供回国找工作的信息,包括回国就业的法律指南、政策答疑等,为海外华人提供“天堑变通途”的归国之路。
2014年底,我离开热爱的工作岗位,成为一名海外华人,也第一次体会到赤子之心。我把海外生活的感受和见闻记录下来,写成文章。这是写给亲人的家书,也是为有出国想法的华人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。海外版陆续发表了我的7篇文章,从此我以自由撰稿人身份再次与海外版“链接”。
当我的文章发表之后,欣喜地收到了海外版多伦多办事处寄到我家的样报,我可以通过这张报纸,更近距离地了解中国。
最让我难忘的,是我受邀参加中国驻多伦多领事馆举办的国庆66周年招待会,这是我第一次在国外看到这么多中国人,场面颇为震撼。在活动现场的入口处,我看到了海外版漂亮的展台以及摆放整齐的报纸。海外版多伦多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向来宾介绍说,近年来海外版的海外综合发行量不断攀升,突破百万。我在海外看到这张中文报纸,顿时感到非常的亲切和温暖——在满眼都是外文的世界里,海外版就像是来自家乡的一份问候,一位静静陪伴着我的朋友,守候在我身旁。
(王若冰,旅居加拿大自由撰稿人——来源:人民网-人民日报海外版)
由 admin | 2023/05/13 | News
感恩海外版
我读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,喜欢靠在沙发上,听着莫扎特的音乐细细品读。读得多了,慢慢就熟悉了各个版面及栏目的特点,思考一旦成熟,就给适合的版面写稿。几年下来,不知不觉已在海外版上发表了60多篇稿件。由于成绩突出,我被任命为地州党报负责人。我把发表的文学作品复印件寄给云南省作家协会,得到的答复是:光在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上发表的文章就够格加入省作协了。于是,2000年我加入了省作协的行列。
海外版给我的帮助和启发远远超过其他任何报刊,我与她也结下了永远剪不断的情缘。
[云南] 朱法飞
与编辑记者情谊深
我曾参加海外版召开的笔会,从而与海外版的编辑记者结下了深厚的情谊。在与他们的接触、交往中,我发现他们不以大报的编辑记者而清高,而是谦虚谨慎、善解人意。他们非常敬业,认真修改每一篇稿件,并主动与通讯员、作者沟通,培养了一大批作者。我就是因为得到海外版的鼓励和影响,而养成了坚持写作的好习惯,以此活跃文思,跟上时代的节拍。
[浙江] 程秋生
千言万语叙说不完
看到海外版为创刊30周年举办“我与海外版”征文的消息,我顿时心绪如潮。我想起对她的“一见钟情”;想起在订报单上把她放在第一位;想起历次的投稿;想起她像恩师一样,激励我实现作家梦……忆思近30年来我与海外版的情缘,真是千言万语也叙说不完。因此,我的征文稿写了好几遍,都觉得没有写好。我渴望在海外版创刊30周年大庆之时,表达我的感恩、感激之情,表达我的一片心意。
[浙江] 张谷清
新媒体快马加鞭
作为中国对外传播的主流阵地,海外版融严肃性与可读性为一体,服务海内外读者,在海外华侨华人心目中享有崇高地位,确立了“中国对外开放最具权威的中文传媒”之品牌价值。
我欣喜地看到,海外版加快从单一纸媒模式向集约型、多元化发展转变。海外网、“海客”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建设快马加鞭,这些在“海外版”基础上培育出的新媒体品牌,以即时性、互动性、国际范儿的资讯传播方式,更加密切了与读者、客户的互动交流,成为实现受众稳增长、纸媒调结构的生力军,同时也反过来烘托了“海外版”这张显赫的报业名片。
[浙江] 方令航
游子的“娘家人”
我喜欢海外版,是因为她办得好、办得与众不同,具有独家风范与魅力。每年订阅报刊,海外版总是我的首选。
身居异国他乡的人,看到海外版如同见到了娘家人,感到格外亲切,有游子回归的感觉。儿子刚到美国,就给我打电话说,在岳父家看到一份海外版,是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赠阅的。我十分欣慰:儿子不会孤单了。我叮嘱他,要珍惜这份报纸,有报必读。在海外版上了解国内大事、党的方针政策,不管走多远,从事什么工作,都会有所遵循,不至于迷失方向。儿子连连说:“我知道,我知道。”
[河北] 郭洁娴
她的鼓励 我的动力
2004年,当我为了完成老红军陈靖的遗愿,独自一人重走长征路大获成功时,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以《南京军区军官重走长征路》为题报道了此事;2005年,在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,我又单闯万里长城,海外版再次予以报道。这给了我莫大的鼓励,也给了我无穷的力量,让我在传播红色文化和正能量的征程上越走越带劲。如今,我已实现了独访长江、长城、长征、运河和边关的“五长”目标。
[江苏] 练红宁
一家三代 感谢有你
我的父母都是归国华侨,一直保留着读书阅报的习惯。1985年,当父亲得知以华侨华人为主要读者对象的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正式创刊时,他兴奋不已,连说“好事好事!”后来,阅读海外版就成了他们老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我和妻子先后在几个地区、几家科研院所工作,但从来没有中断过订阅海外版,而我们的女儿大学毕业后,考进了省外事办,她的工作和学习更是与海外版相伴相随了。
[安徽] 洪云钢
特殊的生日礼物
2007年11月15日是我60岁生日。到了下班时间,孩子们陆续地回家了,堂屋里一片欢声笑语,女儿买来了生日蛋糕和葡萄酒,儿媳买了帽子和衣服,儿子则从包里拿出一张邮局的收据单。他说:“老爸,我知道您喜欢读书看报,现在退休了,我给您订了一份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,作为给您的生日礼物吧。”我打心眼里喜欢这份礼物,因为我在职时是乡镇党委宣传委员,又是个业余写作者,经常给海外版投稿,对海外版有特殊的感情。一转眼,我们家已自费订阅了8年,海外版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。
[江苏] 曹乾石
海外版,我的大学
我无缘上大学。自费订阅海外版,就像进了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,学政治、学文化、学外交、学新闻等。海外版内容丰富,与时俱进,她宣传了中国改革开放后取得的令全世界人民瞩目的成就,传播了正能量,发出了中国好声音。
我喜爱海外版,一直自费订阅,细细品读后还分类收集。像2011年的“我与海外版”栏目、为创刊30周年举办的“我与海外版”征文,我全都收集齐了,装在一个大布袋里,常常“温故而知新”。[安徽] 王昭先
海外版,我珍贵的藏品
在我川南老家的柜子里,珍藏着几摞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,因时间久远,报纸已变得全身发黄。父母觉得没用,劝我卖掉,只有上大学的妹妹知道我的心思,还从远方带来樟脑丸放到柜子里。
这些报纸是我十多年前唯一的精神食粮,因沉醉于文学,我对“副刊”版尤为喜爱。后来,我调到宣传部工作,得以和海外版天天见面,并以此作为自己最好的老师,而那一摞摞发黄的海外版,在我心中仍是那样珍贵。
[四川] 刘传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