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世纪90年代末,我只身到美国留学。刚刚到了一个陌生的国度,我的心中常常感到孤寂彷徨。我怀念家人、怀念母语,渴望看中文、说中文,这种渴望之强烈,用刚刚断奶的婴儿对母乳的怀念和渴望来形容,一点也不过分。

下了专业课,我到大学图书馆借书,看到报纸架子上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报纸。“有没有来自故乡的报纸呢?”这样想着,我满怀期盼在报架边逡巡,果然看到了“人民日报”几个熟悉的大字,仔细一看,旁边还注有“海外版”字样。我欣喜地把报纸捧到胸前,就像得到了远在万里之遥的亲人传来的鸿书。报纸上的方块字,在我的眼中幻化成母亲的音容,父亲的笑貌,幻化成万里长城上的青砖,黄河壶口瀑布上咆哮奔腾的巨流。从那天开始,到图书馆看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成了我每天的必修课。有时候,报纸正被别人拿在手上阅读,我就在一边耐心地等待,那热切盼望的心情,犹如等待热恋时的情人。

在阅读海外版的过程中,我的心在和祖国默默地交流;看着同胞的音容笑貌跃然纸上,我也会受到感染,大有身临其境之感。后来,海外版有了网络版,可以在电脑上阅读,无论是做试验的时候,还是在电脑上画图纸做作业的时候,我都要在电脑上打开一个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网络版的小窗口,一有空闲就要见缝插针地瞄几眼。报纸上的每一条信息,就像一道道清澈的小溪滋润着我这个海外游子孤独的心。

渐渐地,我萌发了给海外版投稿的念头。1998年底,我把出国这几年来的生活感受凝聚笔尖,写了一篇饱含思乡之情的散文《当我想起这首歌》。文中以歌曲“我们的田野”为主线,抒发了我在异国他乡的漂泊之苦,更抒发了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。我在文章结尾这样写到:“在遥远的东方,有一片神奇的土地是中国……在这片土地上,有我们永远的田野,永远的故乡,永远的亲人。”

我把稿件投给海外版后不久,就收到了编辑热情洋溢的回信,告诉我文章很快刊出。我又高兴又激动,没想到海外版编辑工作这么细致周到。我每天都在网上密切关注着,终于在1998年12月22日这一天,我看到自己的文章发表了。我兴奋地在第一时间打电话告诉我远在北京的父母,他们立刻打开电脑阅读,分享我的喜悦。

我的处女作在海外版发表后, 给了我极大的鼓励,我写作的欲望竟一发而不可收。迄今为止,我相继在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、《中国青年报》、《北京晚报》等多家国内报纸以及美国《侨报》、加拿大《星星生活报》发表文章数十篇,仅在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就发表超过10篇。我还陆续出版了《在海那边》、《生死纽约》、《威廉斯堡有雾》和《你这个特务》等长篇小说。如果说我在文学写作领域还有一点点成就的话,是海外版为我创造了机会,带领我登上了文学写作的第一级台阶。我不敢自比千里马,可是,海外版确实是我的伯乐,是我走向成功的起点。

如今,我在美国某大学从事教学工作,阅读海外版仍然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。与她交流,感觉就像和家人聊天那样亲切、自然,她让我时刻感到,我并没有离开祖国、离开家人,我永远都在祖国的怀抱里,我永远都在来自家的温暖中……

 

作者简介:
童峥,1996年赴美留学,毕业后在美国从事教学工作。现为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员、海外华文女作家协会会员、中国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会员、北京作家协会会员等。

(来源:人民日报海外版)